ifeng_share_thumbnail
最牛风险投资机构?合肥突然火了,成都看到了什么 ——凤凰网房产阳江
新晋“网红”合肥,引起了成都的注意 -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
https://yangjiang.ihouse.ifeng.com/chanye/2020_06_14/52815618_0.shtml

最牛风险投资机构?合肥突然火了,成都看到了什么

每日经济新闻
2020-06-14 09:53

新晋“网红”合肥,引起了成都的注意。

在6月12日举行的成都市产业项目投资促进会上,合肥突然被cue:

为什么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这么快?

最近合肥很热,但说实话,热的背后不是今天才开始的……

近年来,外界总能听到成都主动对标上海、新加坡等世界城市的声音,而身后的合肥,在搭上长三角“快车”后,闪光点着实不少,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,重视程度之高、推动力度之大,颇有借鉴意义。

成都此番的关注重点在于,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投资增量突破。

眼下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,“黑天鹅”的翅膀还未完全展开,对地方政府而言,面对诸多不确定性,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稳经济、保民生的主要手段,便是抓项目、促投资。

这意味着,以这次会议为节点,成都的工作重心将转向“抓好有效投资”。有意思的是,当天还有另一个城市被提到——苏州,又是为什么?

01

成都 图片来源:摄图网

历史经验表明,每次重大经济危机的成功应对都离不开有效投资的拉动。

2003年SARS疫情后,北京通过抓产业项目投资、对冲疫情影响,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.9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.7%。

在成都看来,抓好产业项目、扩大有效投资,是一件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的控制经济下滑的大事。

但问题在于,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,投资意愿不强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,要想招到好项目、大项目,不仅需要比能力、比政策、比环境、比毅力、比效率,还要有值得被选择的“好故事”。

大家知道,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的故事、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故事,从来都离不开北上广深,尤其是对海外而言,一说到投资中国,总是把目光自然而然地放到这四个一线城市。

如果想要在北上广深之外再创造一个“平行的故事”,那就离不开国家战略的加持了。

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无疑为成都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的故事“脚本”。不仅引来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,面对即将到来的“十四五”,有望迎来更多重大功能性项目布局。

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、城市战略专家冯奎此前曾评价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处的位置,刻画了中国的战略纵深。双城经济圈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,增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能力。

“在构建国家纵深战略格局,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时代背景下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完全可以称作中国的‘西部第一极’,可以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并列,称为中国‘第四极’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全球供应链布局也能起到稳定作用。”冯奎说。

成都现在要做的,是把“高大上”的战略定位变为一个个“接地气”的产业故事,从而促使这些产业机遇转化成为投资机会。

一个典型是,位于成都版图边缘的青白江区,通过铁路港联通全国、全球,“从无到有”地发展适欧适铁产业,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关于内陆开放的好故事,项目随之而来。

今年1~5月,青白江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,同比增长17.3%,新引项目83个,总投资1486亿元,新开工项目52个,总投资192亿元。

02

合肥 图片来源:摄图网

从宏观层面看,大规模的高速扩张已经结束,但这并不等于投资就因此停止了——只是投资人的选择性更强,也更考验投资者的战略眼光。

有意思的是,合肥最近正是因为被冠以“最牛风险投资机构”的称号,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。

图片来源:微博截图

合肥的热度,成都看在眼里。

在成都看来:最近合肥很热,但这热背后不是今天才开始的,合肥对科技创新投入的这种重视和推动力度之大,是难以想象的。

要知道,在产业投资这件事上,科技创新是可以带来增量突破的。合肥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为什么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这么快?答案自然离不开中科大。

创建于1958年9月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1970年初从北京迁至合肥,开始“二次创业”。也造就了一段校地合作的佳话,“中国芯”在合肥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谋篇布局,由此诞生的还有一个又一个“高精尖”的千亿产业集群,以及数以十万计的“蓝领”就业。

按照官网介绍,中科大“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”,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,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。

而合肥这座不靠边、不临海的内陆城市,也成长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,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并肩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。

有评论认为,合肥GDP虽未突破万亿大关,在有限的财政下仍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、原始创新,魄力与远见尤为可贵。

无论经济实力还是科教资源,成都都不缺条件。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投资实现增量突破,成都有何动作?

从公开信息看,一周前“亮相”的中国西部(成都)科学城,将是重要着力点。

根据《中国西部(成都)科学城战略规划(征求意见稿)》,成都希望构建“一核四区”空间功能布局,锚定创新方向,实现差异化发展。

在外界的解读中,作为“一核”的成都科学城,好比中国西部(成都)科学城的大脑和神经中枢,偏重基础性研究;“四区”则主要是布局具体的科技产业,侧重应用转化。

03

苏州 图片来源:摄图网

据川报观察,今年1~5月,成都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65.7亿元,同比增长2%,已由负转正。但要实现全年目标,任务依然艰巨。

过去这一周,成都有多个大项目破土动工,其中以成都超算中心和成都SKP项目,尤为引人关注。

6月11日,总投资约25亿元、每秒数十亿亿次算力峰值的“成都超级计算中心”在首届超级计算创新应用天府论坛上亮相。超算中心计划于今年9月建成投运,11月实现峰值运行。

6月12日上午,总投资额约50亿元的成都SKP项目在成都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。作为成都交子公园商圈引入的首个高端百货业态,该项目全部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,地面将打造成为城市景观公园。

超算中心将填补我国西部地区国家超级计算体系的布局空白,而SKP也有望创纪录——成为成都首个营业额达百亿级商业零售单体项目——大名鼎鼎的成都太古里、IFS目前均未过线。

这一项目的破土,对成都提振消费信心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无疑释放出积极的信号。

不过,作为公认的消费城市,成都工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,要继续向前,这块短板必须尽快补上。

对比来看,今年一季度,成都GDP(3845.57亿)首次超过苏州(3743.93亿),跻身全国第六,但全年很难要实现超越,原因之一即是工业上的差距。

图片来源:地方统计局官网

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,成都2018年GDP为15698.94亿元,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56.17亿元,但具体到产业,二产增加值为4834.16亿元,下调超过1600多亿;反观苏州,尽管GDP总量下调了334.47亿元,二产修订后还增加了211.85亿。

从2019年的表现看,苏州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3.1亿元,比上年增长8.3%。其中工业投资1199.2亿元,增长8.8%;服务业投资3731.1亿元,增长8.1%;成都统计公报显示,2019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.5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.7%,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.4%。

为此,12日会上,成都也剖析了原因,症结主要在于对现代都市产业、特别是对现代工业的认知不足。

比如,工业/产业不是孤立的,往往会涉及上下游多个环节,从材料研发、工艺设计到模型创造、成品制造再到软件植入、终端消费等等,不能简单地把“工业”等同于“制造”。

眼下这轮转变经济组织方式,成都迫切希望各个层面摒弃惯性、克服惰性,而“提高专业能力”这个大项目,正快马加鞭地上马。


[责任编辑:李桂花]

项目推荐

相关推荐

金科天玺


查看详情